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

方圓/本土?!

朱家炯(朱梓)

  最近這一陣子「本土」兩字,愈燒愈熱,真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。隨意問了下身旁的團員,答道:「台灣的江浙菜、湖南菜,不但道地、作工、用料樣樣講究,那不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江浙菜,或是湖南菜?台灣按照Pirre Cardin式樣,創制另類廠牌的衣服、鞋子作的比原廠還好,那些電子業...,這些不就是累積五十年來的努力的成果,本土精神所在?」一席話令人豁然開。回想國樂在台發展不也五十年?從業餘時代逐漸邁向專業,於今高水準的演出處處可見,演出曲目涵蓋面廣泛,一方面接續傳統音樂的軌跡,一方面又有各類型不同的創作曲目,甚至實驗或是前衛作品的演出,使得演奏者與聽眾的音樂水平同步提昇。平日舉辦的社區、校際音樂會與各地的流行俗樂結合,更是縮短了與人民間的距離,這樣多元化的發展成果,若不是根基於台灣多年來開放的發展空間,無以致之。這樣的國樂不就是「本土」文化的結晶!
民族音樂學上常提到,對他族音樂文化思惟的觀察者稱為局外人,往往能以客觀的思惟抓注他族文化變遷的重點,本族人或稱為局內人的觀察,較專注於文化變遷的內容,兩者各司其職,就在主客觀的配合下,寫下了這半世紀世界民族音樂的研究成果。曾幾何時台灣文化的觀察者蛻變為局內人為之,所謂「本土」也只剩下了狹義的民粹主義。似乎只有南管、北管、歌仔戲、十三音、客家原住民的音聲才是本土?忘卻了社會文化的變遷,農業經濟下的村落早已成了大都會。望著滿街行走匆忙的路人,疑惑著在時空的變化下究竟還有多少人眷戀著這古早的聲音。
  日本雅樂藉由政府的保護模式,不是對一些類似南、北管、十三音等瀕臨危機的樂種,提供本地政府最好保存的模式?至於早已融入都市生活的歌仔戲,在電視媒體的大力推展下早已成為傳統文化中的顯學,若觀察其存活成功的因素,其中融入或借用外來樂種的曲調如都馬調等,為數不少,在在顯示出它適應社會現代化後的發展潛力。奇特的是,二○年代開始的新樂種「國樂」在台灣生根五十年後,仍被有心人視為是外來樂種,質疑它的本土性,甚至有人質疑「國樂」這個名詞,期待改為「民族管弦樂」。其實國樂廣義的是我國音樂的泛稱,但在約定俗成的狹義用法早成為民族器樂獨奏、小合奏、大合奏三者的統稱,若稱國樂大合奏或交響化國樂為民族管弦樂倒還算是名符其實,若以小「民族管弦樂」來稱大(包含三者)的「國樂」,似有失當處。對於熱中於改名的人士不知以為然否!在一片本土熱中,有心的文化觀察者,是否能看到開放之下本土頭上的一片天?還是執意於狹隘的民粹主義,在漢語拼音與通用拼音的征戰中,忘卻了視野廣闊的發展空間。

沒有留言: